One - One Code All

Blog Content

菩萨所行法--《大宝积经-普明菩萨会》

国学   2010-11-07 11:21:05

什么是菩萨所行法?--请看《大宝积经-普明菩萨会》

1.世尊告大迦叶:菩萨有四曲心所应远离。何谓为四?
一、于佛法中心生疑悔;
二、于诸众生憍慢瞋恨;
三、于他利养起嫉妒心;
四、诃骂菩萨,广其恶名。

2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直心之相。何谓为四﹖
一、所犯众罪,终不覆藏,向他发露,心无盖缠。
二、若失国界、身命、财利,如是急事,终不妄语,亦不余言。
三、一切恶事:骂詈、毁谤、挝打、系缚,种种伤害,受是苦时,但自咎责,自依业报,不瞋恨他。
四、安住信力,若闻甚深难信佛法,自心清净,能悉受持。

3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败坏之相。何谓为四﹖
一、读诵经典而生戏论,不随法行。
二、不能奉顺恭敬师长,令心欢悦。
三、损他供养,自违本誓而受信施。
四、见善菩萨,轻慢不敬。

4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善顺之相。何谓为四﹖
一、所未闻经,闻便信受,如所说行,依止于法,不依言说。
二、随顺师教,能知意旨,易与言语,所作皆善,不失师意。
三、不退戒定,以调顺心而受供养。
四、见善菩萨,恭敬爱乐,随顺善人,禀受德行。

5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错谬。何谓为四﹖
一、不可信人与之同意,是菩萨谬。
二、非器众生说甚深法,是菩萨谬。
三、乐大乘者为赞小乘,是菩萨谬。
四、若行施时,但与持戒,供养善者,不与恶人,是菩萨谬。

6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正道。何谓为四﹖
一、于诸众生,其心平等;
二、普化众生,等与佛慧;
三、于诸众生,平等说法;
四、普令众生等住正行。

7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非善知识,非善等侣。何谓为四﹖

一、求声闻者,但欲自利;
二、求缘觉者,喜乐少事;
三、读外经典路伽耶毘,文辞严饰;
四、所亲近者,但增世利,不益法利。

8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善知识、四善等侣。何谓为四﹖

一、诸来求者是善知识,佛道因缘故;
二、能说法者是善知识,生智能故;
三、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识,增长善法故;
四、诸佛世尊是善知识,增长一切诸佛法故。

9.复次,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。何谓为四?
一、贪求利养,而不求法;
二、贪求名称,不求福德;
三、贪求自乐,不救众生;
四、以灭苦法乐聚徒众,不乐远离。

10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真实菩萨。何谓为四﹖
一、能信解空,亦信业报;
二、知一切法无有吾我,而于众生起大悲心;
三、深乐涅盘,而游生死;
四、所作行施,皆为众生,不求果报。

11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大藏。何谓为四﹖
一、若有菩萨值遇诸佛;
二、能闻六波罗蜜及其义解;
三、以无碍心视说法者;
四、乐远离行,心无懈怠;

12.复次,迦叶!菩萨有四法,能过魔事。何谓为四﹖
一、常不舍离菩提之心;
二、于诸众生心无恚碍;
三、觉诸知见;
四、心不轻贱一切众生。

13.名菩萨者,不但名字为菩萨也,能行善法,行平等心,名为菩萨。略说成就三十二法名为菩萨,何谓三十二法?
(1)常为众生深求安乐,皆令得住一切智中;
(2)心不憎恶他人智慧;
(3)破坏憍慢;
(4)深乐佛道;
(5)爱敬无虚,亲厚究竟;
(6)于怨亲中其心同等;
(7)至于涅盘;
(8)言常含笑,先意问讯;
(9)所为事业终不中息;
(10)普为众生等行大悲;
(11)心无疲倦,多闻无厌;
(12)自求己过,不说他短;
(13)以菩提心行诸威仪;
(14)所行惠施不求其报;
(15)不依生处而行持戒;
(16)诸众生中行无碍忍;
(17)为修一切诸善根故勤行精进;
(18)离生无色而起禅定;
(19)行方便慧;
(20)应四摄法;
(21)善恶众生慈心无畏;
(22)一心听法;
(23)心住远离,
(24)心不乐着世间众事;
(25)不贪小乘;于大乘中常见大利;
(26)离恶知识,亲近善友;
(27)成四梵行;
(28)游戏五通;
(29)常依真智;
(30)于诸众生邪行、正行俱不舍弃;
(31)言常决定贵真实法;
(32)一切所作菩提为首。


上一篇:延年九转法
下一篇:pandas中的DataFrame按指定顺序输出所有列

The minute you think of giving up, think of the reason why you held on so long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