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lang判断map中key是否存在的方法
import "fmt" func main() { dict := map[string]int{"key1": 1, "key2": 2} if value, ok := dict["key1"]; ok { fmt.Printf(value) } else { fmt.Println("key1 不存在") } }
if val, ok := map[key]; ok {} 如果key在map里 val 被赋值map[key] ok 是true 否则val得到相应类型的零值;ok是false。
map
类似其它语言中的哈希表或字典,以key-value形式存储数据
key必须是支持==或!=比较运算的类型,不可以是函数、map或slice
Map通过key查找value比线性搜索快很多
Map使用make()创建,支持:=这种简写方式
make([keyType]valueType,cap),cap表示容量,可省略
超出容量时会自动扩容,但尽量提供一个合理的初始值
使用len()获取元素个数
键值对不存在时自动添加,使用delete()删除某键值对
使用for range对map和slice进行迭代
map的声明的时候默认值是nil ,此时进行取值,返回的是对应类型的零值(不存在也是返回零值)
map数据类型初始化:两种方式:map[string]string{}或make(map[string]string)
未初始化的map是nil,它与一个空map基本等价,只是nil的map不允许往里面添加值。(A nil map is equivalent to an empty map except that no elements may be added)。
因此,map是nil时,取值是不会报错的(取不到而已),但增加值会报错。
其实,还有一个区别,delete一个nil map会panic,但是delete 空map是一个空操作(并不会panic)(这个区别在最新的Go tips中已经没有了,即:delete一个nil map也不会panic)
通过fmt打印map时,空map和nil map结果是一样的,都为map[]。所以,这个时候别断定map是空还是nil,而应该通过map == nil来判断。
Request中的Form字段就是如此,在没有直接或间接调用ParseForm()时,Form其实是nil,但是,你如果println出来,却是map[],可能有些困惑。通过跟踪源码可以发现,Form根本没有初始化。而在FormValue()方法中会判断Form是否为nil,然后决定是否调用ParseForm()方法,当然,你也可以手动调用ParseForm()方法。
golang中的map,的 key 可以是很多种类型,比如 bool, 数字,string, 指针, channel , 还有 只包含前面几个类型的 interface types, structs, arrays,显然,slice, map 还有 function 是不可以了,因为这几个没法用 == 来判断。
如果是非法的key类型,会报错:invalid map key type xxx。
切片不可以arr1 == arr2,会报错invalid operation: arr1 == arr2 (slice can only be compared to nil)
切片只可以与nil比较,判断是否为nil,不可以直接用“==”比较,但可以借助于reflect.DeepEqual(arr1, arr2)比较,返回true或false,此外map也可以通过reflect.DeepEqual(m1, m2)比较
结构体比较
不同结构的结构体不可以比较,但同一类型的实例值是可以比较的。
两个 struct完全相等, 意味着里面的所有变量的值都完全相等。
map本身是无序的,在遍历的时候并不会按照你传入的顺序,进行传出。
map作为函数传参:Golang中是没有引用传递的,均为值传递。这意味着传递的是数据的拷贝。那么map本身是引用类型,作为形参或返回参数的时候,传递的是地址的拷贝,扩容时也不会改变这个地址。
每个map的底层结构是hmap,是有若干个机构为bmap的bucket组成的数组,每个bucket可以存放若干个元素(通常是8个),那么每个key会根据hash算法归到同一个bucket中,当一个bucket中的元素超过8个的时候,hmap会使用extra中的overflow来扩展存储key。
实现map的关键要素
哈希函数
让哈希函数的结果能够尽可能的均匀分布,然后通过工程上的手段解决哈希碰撞的问题。
Golang中每个类型的哈希函数在程序启动后是确定的,在类型的信息中。
哈希冲突
- 线性探测法:
-- 数组实现
-- 当前哈希表写入新的数据时发生了冲突,就会将键值对写入到下一个不为空的位置;
-- 查找对应key会继续查找后面的元素,直到内存为空或者找到目标元素;
- 拉链法:
--数组+链表/红黑树;
-- 自动扩容;
每次map进行更新或者新增的时候,会先通过overLoadFactor函数判断一下load factor。来决定是否扩容。
扩容白话文:如果之前为2^n ,那么下一次扩容是2^(n+1),每次扩容都是之前的两倍。扩容后需要重新计算每一项在hash中的位置,新表为老的两倍,此时前文的oldbacket用上了,用来存同时存在的两个心就map,等数据迁移完毕就可以释放oldbacket了
好处:均摊扩容时间,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扩容时间(是不是和gc的引用计数法有点像,都是均摊~)